男子得物买瓶古驰香水包装是假的 平台回应引发争议
近年来,随着奢侈品消费的快速增长,二手交易平台成为不少消费者"捡漏"的热门渠道。然而,假货泛滥、真假难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让不少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近日,一则"男子在得物购买52瓶古驰香水全是假包装"的新闻冲上热搜,再次将二手奢侈品交易平台的信任危机推上风口浪尖。
天价香水遭遇"狸猫换太子"
据媒体报道,消费者王先生在得物平台花费近10万元购买了52瓶古驰香水,收货后发现外包装存在明显问题:部分包装盒印刷模糊、LOGO错位、防伪标签缺失。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香水的外包装与专柜正品存在多处差异,疑似为高仿包装。王先生立即联系平台要求退货,却遭遇推诿扯皮,最终不得不寻求媒体曝光。
平台回应被指"甩锅"消费者
面对舆论压力,得物平台回应称"商品经过多重鉴定",暗示可能是消费者调包。这一说法立即引发网友强烈不满。业内人士指出,奢侈品鉴定本就存在灰色地带,平台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机制难以服众。更讽刺的是,得物此前就因"假一赔三"的承诺多次被消费者投诉执行不力,这次事件再次暴露其售后体系的漏洞。
奢侈品鉴定乱象何时休
这起事件折射出二手奢侈品交易市场的深层问题。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鉴定标准和权威机构,各平台自建鉴定团队水平参差不齐。有从业者透露,部分平台的鉴定师培训仅需两周就能上岗,鉴定过程往往流于表面。而像古驰这样的国际大牌,每年都会更新防伪技术,非专业机构很难准确识别最新款式的真伪。
消费者维权路在何方
在现有环境下,消费者维权面临重重阻碍。一方面,奢侈品真伪鉴定需要品牌方出具证明,但多数品牌拒绝为个人提供这项服务;另一方面,平台设置的申诉流程复杂,要求消费者提供近乎"不可能"的举证材料。法律专家建议,遇到类似情况应及时保留开箱视频等证据,同时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必要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这起"52瓶假香水"事件不仅是个案,更是整个行业乱象的缩影。随着二手奢侈品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建立规范的鉴定体系、完善售后保障机制已成当务之急。消费者在享受"高性价比"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选择有信誉的购买渠道,保留完整交易证据,避免落入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