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得物买瓶古驰香水包装是假的 消费者维权引热议

9171png

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奢侈品消费逐渐从线下转向线上。然而,假货泛滥、维权困难等问题也随之而来,成为消费者心中的隐痛。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奢侈品电商投诉量同比增长35%,其中"真假混卖"、"包装造假"等问题尤为突出。就在近日,一则"男子得物买52瓶古驰香水包装是假的"的新闻引发热议,再次将电商平台商品真伪问题推上风口浪尖。

奢侈品电商乱象:包装造假成新套路

此次事件中,消费者花费数万元在得物平台购买52瓶古驰香水,到货后发现外包装与专柜存在明显差异。经专业鉴定,确认为"包装造假"——即商品本身为正品,但包装盒、防伪标识等配件均为仿制。这种新型造假手段极具迷惑性,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业内人士透露,包装造假成本仅为正品的1/10,却能以正品价格出售,利润空间巨大。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平台为追求GMV增长,对入驻商家资质审核不严,间接助长了此类乱象。

消费者维权困境: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

当事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遭遇多重阻碍:平台要求提供品牌方出具的鉴定报告,而古驰中国表示不针对个人提供鉴定服务;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后,因涉及跨境交易,处理流程异常复杂。这并非个案,许多奢侈品维权案例都陷入"平台推给品牌、品牌推给平台"的死循环。法律专家指出,现行《电子商务法》虽规定平台需承担连带责任,但具体执行中仍存在举证责任分配不合理、惩罚力度不足等问题,导致维权成本远高于商品价值本身。

行业监管升级:区块链溯源或成破局关键

面对日益猖獗的造假手段,上海、深圳等地已开始试点"奢侈品溯源监管系统",要求电商平台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商品流通全链路。得物平台回应此事时表示,将升级鉴定体系,引入显微光谱检测等科技手段。不过专家认为,单靠企业自律远远不够,需要建立跨平台的奢侈品电子身份证制度,实现"一物一码"全程可追溯。同时建议消费者保留完整开箱视频、索要正规发票,遇到纠纷时可向中国质量万里行等第三方机构申请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