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战机被击落前录音曝光 印方称录音系伪造

3405png

近年来,国际军事冲突中的信息战愈演愈烈,真假难辨的战场录音、视频成为舆论战的新武器。从叙利亚战争到俄乌冲突,伪造的战场证据屡见不鲜,不仅误导公众认知,更影响着国际舆论走向。就在近日,一段疑似印度战机被击落前的飞行员通话录音在社交媒体疯传,引发印巴两国新一轮舆论交锋,而印方紧急出面否认,称录音系伪造。

录音内容引发印巴新一轮舆论战

曝光的录音中,可以清晰听到飞行员用英语呼救"Mayday, Mayday",背景中夹杂着导弹警报声和急促的呼吸声。录音发布者声称这是2019年印巴空战中,被巴基斯坦击落的印度米格-21飞行员阿比纳丹·瓦尔塔曼的最后通话。这段2分37秒的录音在Twitter、YouTube等平台迅速传播,累计播放量突破千万。巴基斯坦部分媒体以此作为"巴方空战胜利"的新证据,而印度网友则质疑录音真实性,双方在社交媒体展开激烈辩论。

印度军方公布三大技术疑点反驳

印度空军发言人迅速召开记者会,指出录音存在明显伪造痕迹:首先,印度战机内部通讯使用加密频道,不可能被外部截获;其次,录音中的无线电静噪特征与印度空军设备不符;最重要的是,经声纹比对,录音中呼救声与阿比纳丹本人声音频谱存在显著差异。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还发布技术报告称,录音背景中的导弹警报声是后期合成的,与印度战机真实的雷达告警接收器音效存在0.3秒的延迟误差。

深度伪造技术加剧军事信息战乱象

网络安全专家指出,这段录音极可能使用了最新的AI语音克隆技术。目前开源工具只需3分钟样本就能完美克隆人声,而专业级伪造软件甚至能模拟特定环境下的声音反射。更令人担忧的是,这类伪造内容正从社交媒体向军事领域渗透。北约去年就曾警告,深度伪造技术可能被用于制造假军事命令、伪造战场证据。印度智库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最新报告显示,南亚地区军事相关虚假信息在2023年激增237%,其中音频伪造占比达31%。

这场围绕战场录音真伪的争论,折射出数字时代军事冲突的新形态。当AI技术让"耳听为虚"成为现实,各国军方不得不投入更多资源建设数字取证能力。而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在转发这类敏感军事信息前,更需要保持理性判断,避免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