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称婚登方便不意味可以随便,这些法律知识你必须知道

3210png

近年来,随着"离婚冷静期"的设立和婚姻登记"跨省通办"的推行,我国婚姻登记程序不断简化便民。然而,某民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复婚率同比上升27%,闪婚闪离现象频上热搜。当结婚证变得"触手可及",不少年轻人却陷入"上午领证下午反悔"的荒唐闹剧。北京家理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指出:"婚登便利化绝不等于婚姻儿戏化,程序简化背后仍有不可逾越的法律红线。"

婚姻自由≠责任豁免

《民法典》第1046条明确规定"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但实践中存在将"自愿"等同于"随意"的认知误区。2023年杭州某区法院审理的离婚纠纷中,23%的当事人承认"当时觉得不合适随时能离"。事实上,婚姻关系一旦成立即产生法定权利义务,包括共同财产制、相互扶养义务等。上海某律所处理的案例显示,闪离夫妻中68%因财产分割争议对簿公堂,其中不乏结婚不足月的案例。

电子证件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随着电子结婚证在支付宝等平台普及,部分年轻人误以为"手机删除即解除关系"。实际上,根据《电子签名法》第14条,经合法认证的电子证件与纸质版具有同等效力。2022年广州中院判决的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中,男方擅自删除电子结婚证的行为被认定为恶意损毁婚姻证明,最终承担不利后果。律师特别提醒,解除婚姻关系必须通过协议离婚或诉讼离婚的法定程序。

彩礼返还存在明确法定情形

某婚恋调研报告显示,超六成受访者认为"只要没同居就能全额要回彩礼"。但《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第5条明确规定,只有三种情形支持返还:未登记、登记未共同生活、婚前给付致给付人生活困难。2023年河南某县法院判决案例中,男方因无法证明"共同生活"事实,20万彩礼仅获判返还35%。法官指出,婚礼仪式、短暂同居等都可能被认定为"共同生活"。

隐瞒重大疾病可撤销婚姻

《民法典》第1053条新增"重大疾病告知义务",但某三甲医院调查显示,38%的婚检者选择隐瞒精神病史或传染性疾病。北京朝阳法院2023年审理的婚姻撤销案中,女方婚后发现丈夫隐瞒双相情感障碍病史,法院最终判决撤销婚姻。值得注意的是,撤销权仅限1年行使期,且无过错方有权主张损害赔偿。这与离婚时的经济帮助性质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