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不反省侵略罪责反而对正义说三道四,国际社会怎么看?

2085png

近年来,日本政坛频频出现否认侵略历史、美化军国主义的言行,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从参拜靖国神社到修改教科书,从否认"慰安妇"问题到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日本右翼势力的历史修正主义行径不断挑战人类良知。这种不反省侵略罪责、反而对正义说三道四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更严重破坏了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日本的历史认知问题已经成为检验国际社会正义与良知的重要标尺。

日本右翼政客的"历史健忘症"愈演愈烈

近年来,日本政坛右倾化趋势明显,部分政客公然为侵略历史翻案。2023年8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稔参拜靖国神社;同年4月,多名国会议员集体参拜这个供奉着甲级战犯的场所。更令人愤慨的是,一些政客公然质疑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声称"具体人数无法确认"。这种刻意模糊历史、淡化罪责的做法,与德国彻底反省纳粹罪行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日本政府还通过修改教科书等方式,向年轻一代灌输错误历史观,这种系统性"洗白"侵略历史的行为,正在国际社会引发广泛担忧。

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与正义呼声

针对日本歪曲历史的行径,国际社会持续发出正义之声。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多次就"慰安妇"问题对日本提出批评;美国、加拿大等多国议会通过决议,要求日本正视历史。特别是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反应尤为强烈,中韩等国多次严正抗议日本政客的错误言行。2023年7月,韩国首尔市中心竖立了新的"慰安妇"雕像;中国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持续举办国际证言集会。国际历史学界也纷纷发声,超过400名国际学者联署谴责日本篡改教科书的行为。这些正义之举表明,国际社会不会容忍任何否认侵略历史的行径。

历史认知问题关乎东亚和平未来

日本能否正确对待侵略历史,直接影响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当前,日本不仅不深刻反省,反而加速军事扩张,2023年防卫预算创历史新高。这种在历史问题上"开倒车"、在军事安全上"踩油门"的危险做法,引发地区国家高度警惕。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的一幕,至今被视为战后和解的典范。而日本政客若继续坚持错误史观,只会进一步损害国家形象,加剧地区紧张。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真诚反省战争罪责,日本才能真正赢得邻国信任,为地区和平作出贡献。

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历史的逆流,国际社会应当保持高度警惕,共同维护历史正义。历史不会因巧舌如簧而改变,真相不会因时间流逝而消失。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开创和平未来。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国际社会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绝不允许任何为侵略罪行开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