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谈美国输了:从贸易战到科技战,美国为何节节败退

7911png

近年来,中美博弈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从贸易战到科技战,双方交锋不断。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这场旷日持久的较量中,美国似乎并未占到便宜,反而节节败退。华为突破芯片封锁、中国新能源汽车席卷全球、TikTok风靡美国……这些现象不禁让人思考:曾经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为何在与中国竞争中屡屡受挫?胡锡进对此的评论更是引发了广泛讨论。

贸易战反噬美国经济,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2018年,特朗普政府挥舞关税大棒,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试图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然而,四年过去,美国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相反,加征关税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通胀压力加剧,最终由美国消费者买单。数据显示,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企业损失超过1.7万亿美元,而中国对美出口却屡创新高。贸易战不仅未能削弱中国经济,反而暴露了美国经济结构的脆弱性。

科技封锁催生中国自主创新,打破“卡脖子”困境

美国对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的打压,一度让外界担忧中国科技发展会受阻。然而,压力之下,中国科技企业迎难而上,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华为成功研发麒麟芯片,中芯国际实现7nm工艺突破,中国在人工智能、5G等领域取得领先优势。美国的科技封锁不仅未能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反而加速了中国自主创新的步伐,打破了“卡脖子”困境。

“脱钩断链”战略失效,全球产业链深度交融

美国试图通过“脱钩断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产业链之外,但现实却事与愿违。中国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和高效的供应链,任何国家都难以轻易替代。苹果、特斯拉等美国企业纷纷加大在华投资,欧洲国家也拒绝跟随美国对华“脱钩”。全球产业链深度交融,美国单方面的“脱钩”政策注定难以奏效。

中国模式展现韧性,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

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美国则沉迷于霸权主义,四处煽风点火,挑起冲突,导致国际社会怨声载道。中国的发展模式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不得人心,其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渐衰落。

从贸易战到科技战,美国的节节败退并非偶然。这背后反映出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美国自身实力的相对衰落。未来,中美博弈仍将继续,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