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强制家长护学岗合法吗?教育局最新回应来了!附投诉渠道

2207png

近年来,"护学岗"制度在全国多地中小学推行,要求家长轮流参与校门口执勤、维持交通秩序。这一做法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也引发广泛争议:上班族家长抱怨影响工作,单亲家庭直言难以承担,更有家长质疑"自愿变强制"的合理性。随着开学季到来,多地家长群讨论热度飙升,#学校强制家长护学岗合法吗#话题持续占据社交平台热搜。

护学岗制度为何引发家长集体焦虑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超60%中小学已实施护学岗制度。部分学校要求家长每月执勤1-2次,每次1-2小时,未参与者可能面临班级扣分、家长会点名等隐形惩罚。深圳某互联网公司员工李女士表示:"8点打卡和7点护学岗时间冲突,请假3次后收到班主任私信提醒"。北京西城区家长王先生则发现,学校值班表直接标注"不参加者需提供单位证明",被质疑变相强制。

教育局明确回应:自愿原则不可违背

针对舆论争议,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工作人员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护学岗应遵循家长自愿原则,不得与学业评价挂钩"。浙江、江苏等地教育局近期接连发文,明确禁止将家长参与护学岗情况纳入班级考核,严禁采取任何形式的强制或变相强制措施。广州市教育局官网特别提醒:"如遇强制要求,家长可保留值班表、群聊记录等证据投诉"。

律师解读:强制护学岗涉嫌多重违法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教育法律事务部主任解读称,根据《教育法》第49条,学校不得组织或变相组织学生、家长参加商业性活动。若护学岗超出合理限度,可能涉及三项违法:一是侵犯家长劳动权,二是变相增加教育义务,三是违规收集家长个人信息(如排班表需提供工作单位、联系方式等)。上海某区法院2023年曾判决一起案例,认定学校要求家长必须完成年度执勤20小时的规定无效。

维权指南:这些投诉渠道请收好

若遭遇强制护学岗要求,家长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权:1.拨打当地教育局监督电话(多数地区已开通24小时热线);2.登录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提交证据;3.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反映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多地教育局建议家长优先与学校沟通,明确引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规范》中"家长自愿参与"条款。江苏省某市教育局工作人员透露:"今年接到的27起相关投诉中,有25起经协调后校方调整了方案"。

随着"双减"政策深入推进,家校责任边界问题持续引发讨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指出,护学岗争议本质是家校社协同机制不完善的体现,建议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招募社区志愿者等方式优化方案,而非简单转移责任。目前,深圳南山、杭州上城等地区已试点"专业保安+家长志愿者"相结合的模式,家长参与率反而提升至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