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计划对美征收两部分关税,贸易战硝烟再起?

2614png

全球贸易格局正迎来新一轮震荡。随着通胀压力持续高企,各国保护主义政策抬头,美欧这对传统盟友间的贸易摩擦正逐渐升级。近日,欧盟委员会传出消息,计划对美国商品征收两部分关税,以报复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企业的歧视性条款。这一举措可能引发跨大西洋贸易战,让本就脆弱的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欧盟关税计划剑指美国新能源补贴

欧盟拟议的两部分关税方案直指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核心条款。该法案为购买美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设备等提供高额补贴,严重冲击了欧洲相关产业。据内部文件显示,欧盟可能对价值约4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同时保留对另外价值约60亿美元商品征税的权利,形成"双轨制"施压策略。

汽车产业或成贸易战主战场

德国汽车制造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美国对每辆本土生产电动车最高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使大众、宝马等欧洲品牌处于明显劣势。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雷顿警告,若不采取反制措施,欧洲将流失数十万个工作岗位。分析人士指出,汽车及零部件可能成为首批被加征关税的美国商品。

跨大西洋贸易关系跌至冰点

这是美欧贸易争端自2018年钢铝关税纠纷后最严重的升级。虽然双方在2021年达成了休战协议,但美国持续通过产业政策扶持本土企业的做法,让欧盟感到被背叛。法国经济部长勒梅尔直言"我们不能接受盟友以损害我们利益的方式推行保护主义",反映出欧洲日益强烈的不满情绪。

全球供应链面临新冲击波

美欧贸易摩擦的升级将给本已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带来连锁反应。从汽车芯片到锂电池,多个关键产业可能面临贸易壁垒和产能过剩的双重打击。亚洲出口商尤其担忧,若欧美市场相互关闭,将被迫在两大经济体间"选边站",重现2018年中美贸易战时的困境。

欧盟内部对反制力度存分歧

虽然法德等工业大国力主强硬回击,但瑞典、爱尔兰等依赖美国投资的国家则呼吁谨慎行事。欧盟委员会需要在10月底前做出最终决定,期间将面临成员国间的激烈博弈。有消息称,部分官员主张将关税作为谈判筹码,争取美国给予欧洲企业豁免待遇。

这场酝酿中的贸易冲突不仅关乎美欧经济关系,更将重塑后疫情时代的全球贸易规则。随着世界贸易组织改革陷入僵局,主要经济体正转向更激进的单边行动,这可能开启国际贸易体系的新动荡周期。观察家们担心,若美欧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无法达成妥协,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将更加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