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融资窗口开启,银行发行科创债热情高涨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 广州报道 科技创新债券(以下简称“科创债”)落地,快速生花。
数据显示,自5月份债券市场“科技板”落地以来,各类主体发行的科创债持续放量。截至6月30日,全市场已发行387只科创债,发行规模超5800亿元。且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支持下,科创债的票面利率都相当“划算”,多数债券的利率都在2%之下。
中小银行加入发行大军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支持发行科创债有关事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从丰富科技创新债券产品体系和完善科技创新债券配套支持机制等方面,对支持科技创新债券发行提出多项重要举措。
银行成为科创债的主战场。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银行新发科创债整体规模超过2200亿元。具体来看,国家开发银行合计发行200亿元的科创债。工、农、中、建、交等5家国有大行科创债发行规模合计约为1100亿元,占银行科创债发行规模的近50%。
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方面,6家银行已发行科创债,包括、、渤海银行、、、,总计发行规模为450亿元,其中浦发银行的发行规模最大,为150亿元。
进入6月,除了大行之外,发行主体也扩展至中小银行。同花顺数据显示,6月,科创债发行主体加入了、、东莞银行、湖州银行、青岛农商行等中小银行。
6月19日,湖州银行发行2025年科创债规模为5亿元,发行主体评级AA+。这是科创债新规落地后首个AA+评级的商业银行发行主体。联合资信评级报告认为,综合考虑湖州银行资本实力、业务经营及流动性等情况,加之其出现经营困难时,获得政府及股东支持的可能性大,本次债券的违约概率很低。
甬兴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郑嘉伟认为,中小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一方面可以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负债成本,更好地支持地方科技企业;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实现资本市场业务增量。
发行科创债的银行普遍将募集资金投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中规定的科创领域,包括发放科技贷款、投资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等,专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业务。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表示,科创债是金融工具与产业政策的深度融合,银行通过发行科创债,强化科技金融服务,推动科技金融生态完善。
发行利率整体偏低
在低利率环境和政策支持下,此轮科创债的发行利率相当“划算”,多数债券的利率都在2%以下。
如2025年6月26日,上海清算所网站披露公告,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6月24日发行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债券简称“25比亚迪SCP001(科创债)”,期限184日,起息日2025年6月25日,兑付日2025年12月26日,计划发行总额50亿元,实际发行总额50亿元,发行利率1.47%(2025年6月25日SHIBOR 3M-16BP),发行价格100元/百元。合规申购家数5家,合规申购金额27亿元,最高申购价位1.47%,最低申购价位1.44%,有效申购家数5家。
5月底,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第一期科技创新债券完成发行,简称“25SCP001(科创债)”,发行规模8亿元,发行利率1.45%,期限为35天,合规申购10家,担任主承销商。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执行总监冯琳表示,从发行利率来看,在低利率市场环境和政策支持下,多只科创债发行利率创发行人自身债券发行票面利率历史新低及区域内同级别债券票面利率历史新低。以主体评级AAA级科创债为例,AAA级科创债金额加权平均发行利率比同期、同等级非科创信用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低10bps,凸显科创债融资成本优势。从发行期限来看,科创债发行期限较为丰富且整体偏长,其中,3年期科创债发行金额占比约6成。各类型发行主体中,股权投资机构科创债加权平均发行期限最长,为6.47年,科技型企业、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科创债发行期限分别为3.31年、3.30年和2.72年。
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认为,从银行发行的科创债来看,政策性银行的发行利率最低,其次是国有大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发行利率略高于国有大行,而区域性中小银行的发行利率相对更高。
数据显示,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25贴现国开科创01”票面利率仅为1.17%。国有大行的发行利率普遍在1.65%左右。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科创债平均票面利率为1.70%左右。区域性中小银行中,如湖州银行发行的“25湖州银行科创债01”票面利率达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