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ATM机只剩万台,五年锐减近三成

1594png

据时代财经报道,在移动支付浪潮的席卷下,ATM机正以5年减少约30万台的速度退出历史舞台。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2月发布的《2024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我国ATM机具数量为80.27万台。对比5年前数据来看,我国ATM机具数量曾在2019年末触及109.77万台的峰值。

短短5年间,中国ATM机已消失近30万台,数量锐减26.87%。

有00后大学生表示:“我从来没用过ATM机,都不知道学校有没有ATM机。”

多家银行正在对其ATM业务进行调整,无卡存取款业务逐步退出银行业务版图。

今年4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将于2025年4月9日起全面停止ATM扫码存款服务,客户需持银行卡通过ATM或线下网点办理存款。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已有超过50家银行宣布关闭无卡存款、无卡取款、扫码存取款等业务。

事实上,自2024年以来,包括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等国有大行先后对ATM无卡存取款业务进行调整,亦有多家股份行、头部城商行持续跟进。

在ATM机持续缩减的同时,电子支付的版图则越来越大。

通过梳理历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数据可知,2024年,银行共处理电子支付业务3016.68亿笔,这一数据较2019年的2233.88亿笔同比增长35.04%。

报告数据同时显示,2024年,电子支付金额为3426.99万亿元,这一数据较2019年的2607.0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总量逐年下降,但ATM机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在偏远地区、老年社区、外国人来华支付等特殊场景,现金存取需求依然旺盛。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ATM机不会消失,特殊需求场景一直存在,监管也一直在强调不可拒收现金、满足支付多样性。未来,ATM会从单纯的取现工具向着综合性服务工具转变,通过ATM机提供多元化的金融和生活服务。”

值得关注的事,行业红利不再,也倒逼ATM机厂商转型升级。原本以ATM机为业务的上市公司,近年来开始经历经营转折、利润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