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暴雨开车如开船?市民呼吁加强排水设施建设

4723png

近期,广州遭遇持续强降雨,多条主干道积水严重,车辆在水中艰难前行,宛如"开船"的场景在社交媒体刷屏。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更暴露出城市排水系统的短板。每逢雨季,内涝问题就成为困扰广州等南方城市的顽疾,市民们纷纷呼吁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提升应对极端天气的能力。

暴雨中的"水城"景象触目惊心

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广州多个路段积水深度超过半米,车辆在水中缓慢行驶,激起的水花四处飞溅。部分低洼路段积水甚至淹没车轮,导致车辆熄火抛锚。有市民调侃道:"在广州开车,不仅要会驾驶技术,还得掌握开船技能。"这种看似幽默的调侃背后,反映的是城市居民面对内涝的无奈。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传统的排水系统已难以应对短时强降雨的考验。

城市排水系统面临多重挑战

广州作为南方沿海城市,本就面临地下水位高、雨季降雨量大等自然条件限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硬质地面面积增加,雨水渗透能力下降;部分老旧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标准低,管径偏小;新建区域虽然排水标准有所提高,但与周边管网衔接不畅等问题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扩张过程中,原有的自然水系和蓄滞洪区被大量侵占,导致雨水无处可去,只能在地面聚集形成内涝。

市民期待更完善的城市防涝体系

面对频频发生的城市内涝,广州市民普遍希望政府能加大投入,系统性解决排水问题。有市民建议,除了加大排水管网改造力度外,还应建设更多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城市"设施,增强城市吸水蓄水能力。同时,完善暴雨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提前做好易涝点的防范工作。不少网友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的经验,制定长期有效的治涝方案,让市民不再为雨季出行而担忧。

这场暴雨引发的讨论仍在持续,它不仅是天气问题,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试金石。如何在快速城市化的同时,建设更具韧性的基础设施,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市民的呼声提醒我们,城市发展不仅要追求速度和规模,更要注重质量和安全,让居民真正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与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