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民鸡爪鱼头滞销,专家解析市场变化与应对策略

61png

近年来,全球农产品贸易格局发生显著变化,美国农民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鸡爪和鱼头等副产品滞销严重。这些曾经在中国等亚洲市场备受青睐的农产品,如今却堆积在冷库中无人问津。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国际贸易形势的波动,更暴露出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随着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和贸易政策的调整,美国农民如何应对这一危机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美国鸡爪鱼头滞销背后的贸易困局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禽肉生产国之一,每年产出大量鸡爪,而鱼头则是渔业加工的副产品。长期以来,这些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越南等亚洲国家,在当地被视为美味佳肴。然而近年来,受中美贸易摩擦、疫情冲击以及国际物流成本飙升等因素影响,出口渠道严重受阻。据统计,2022年美国鸡爪对华出口量同比下降近40%,大量库存积压导致价格暴跌,农民损失惨重。

亚洲市场需求变化带来的连锁反应

亚洲市场消费习惯的转变是导致美国农产品滞销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部分亚洲消费者开始减少动物内脏和副产品的摄入。同时,本土养殖业的发展使得中国等国家的自给率提高,进口需求相应减少。此外,年轻一代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提升,对进口冷冻副产品的接受度有所下降,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

冷链物流瓶颈加剧农产品出口困境

国际冷链运输能力的不足进一步放大了美国农产品的出口难题。鸡爪、鱼头等产品对储存和运输条件要求极高,需要全程冷链保障。然而疫情期间全球海运混乱,冷藏集装箱严重短缺,运输成本较疫情前上涨了3-5倍。许多中小型农场因无法承担高昂的物流费用,不得不放弃海外订单。即便货物能够运出,漫长的运输时间也常常导致产品新鲜度下降,影响终端销售。

美国农民的多元化转型尝试

面对出口困境,部分美国农民开始探索转型之路。一些农场尝试将鸡爪加工成宠物食品原料,开辟新的销售渠道;另一些则投资深加工设备,将鱼头制成鱼粉等高附加值产品。同时,农场主们也在积极开拓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不过,这些转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对普通农民而言仍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政府和企业提供更多扶持。

专家建议构建更灵活的农产品供应链

农业经济学家指出,要解决当前危机,需要建立更加灵活、多元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这包括:加强市场监测预警机制,提前预判需求变化;发展产地初加工能力,降低运输依赖;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电商平台拓展销路;建立农产品应急储备制度,平抑市场波动。同时,政府应加大贸易谈判力度,为农产品出口争取更有利的国际环境,帮助农民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