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家三口河边游玩溺水 专家:遇到这种情况这样自救
近年来,夏季溺水事故频发,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家庭出游时的意外溺水事件,往往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近日,成都一家三口在河边游玩时不慎溺水,再次敲响了安全警钟。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7万人死于溺水,其中儿童占比超过50%。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反映出公众对水域安全知识的匮乏和自救技能的缺失。当意外来临时,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往往能成为救命的关键。
水域游玩需警惕暗流漩涡
看似平静的水面下往往暗藏杀机,暗流、漩涡等危险因素常常被游客忽视。在自然水域游玩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水面情况,避开有漩涡、急流或水草密集的区域。专家建议,下水前应先了解当地水文情况,最好选择有救生员值守的正规游泳场所。若发现水中出现异常情况,如水温突然变化、水流速度加快等,应立即撤离水域。特别要提醒家长的是,儿童戏水时一定要全程看护,绝不能让孩子离开视线范围。
不慎落水时保持冷静是关键
当意外落水时,恐慌往往是最大的敌人。专家指出,人体在水中会产生自然浮力,只要保持冷静,多数成年人都能在水中漂浮一段时间。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屏住呼吸,避免呛水;放松全身,采取仰面漂浮姿势,让口鼻露出水面;同时大声呼救,引起他人注意。切忌胡乱挣扎,这样不仅会加速体力消耗,还可能导致身体下沉。对于不会游泳者,可以尝试"水母漂"姿势:双手抱膝,身体蜷缩,利用肺部空气保持漂浮。
遇到抽筋时的应急处理技巧
水中抽筋是导致溺水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发生抽筋时,首先要保持镇定,立即改变游泳姿势。如果是小腿抽筋,可以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用手握住抽筋腿的脚趾,用力向身体方向拉拽,同时另一只手按压膝盖使其伸直。若是大腿抽筋,则应仰面漂浮,将抽筋的腿屈膝,用手抱住脚背向臀部方向按压。专家提醒,预防抽筋很重要,下水前要充分热身,避免在疲劳或饥饿状态下游泳,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正确施救避免连环溺水
当发现有人溺水时,贸然下水施救可能导致连环溺水事故。专家建议遵循"叫、伸、抛、划"四步救援法:首先大声呼救,拨打急救电话;其次寻找长杆、树枝等物品延伸给溺水者;若距离较远,可抛掷救生圈、浮板等漂浮物;非专业救生人员切勿轻易下水施救,可使用船只等工具划近溺水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施救时要保持自身安全,从背后接近溺水者,避免被其抓住拖入水中。救上岸后要立即检查呼吸心跳,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