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运晨坦言是牛马打工人,揭露职场内卷现状

5117png

当"996福报论"还在职场回荡,"00后整顿职场"的热搜尚未褪去,何运晨一句"我就是牛马打工人"的自我调侃,再次撕开了当代职场残酷的内卷真相。据智联招聘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职场人平均加班时长同比上涨17%,而实际薪资涨幅仅3.2%。这种付出与回报的严重失衡,让越来越多的打工人开始用"牛马"自嘲——吃着最廉价的草,干着最重的活,还要随时面临被优化的风险。

从工位到ICU:加班文化的恶性循环

某互联网大厂的智能灯控系统记录显示,凌晨两点仍有37%的工位亮着灯。当"加班=奋斗"的畸形价值观被包装成企业文化,打工人的生理时钟被迫重组。某电商平台员工爆料,部门领导在群里发"凌晨四点的上海"照片后,全组自觉将下班时间延后两小时。这种自我剥削式的内卷,直接导致我国过劳死案例年均增长12%,职场人亚健康状态占比高达76%。

KPI暴政下的数字囚徒

某知名房产中介的晨会现场,区域经理正用红色马克笔在业绩板上画下最后通牒:"未达标的同事请自动离职"。这种将人物化为数据的考核体系,正在制造大批"职场电池"。调研显示,82%的90后曾因KPI焦虑出现失眠、脱发等症状,而所谓的"末位淘汰制"让同事关系异化为丛林竞争。更荒诞的是,某教育机构要求员工每天步行2万步并截图打卡,美其名曰"健康管理"。

职场PUA:从精神控制到自我奴化

某短视频公司新员工培训手册上赫然写着:"要把公司当成修道院,把老板当成教皇"。心理学专家指出,现代职场PUA已进化出更隐蔽的形式:通过感恩教育、福报话术等手段,让员工产生"不拼命就是罪过"的负罪感。某离职员工透露,主管常以"年轻人要珍惜机会"为由,要求下属无偿接手离职同事300%的工作量。这种精神控制最终导致28%的职场人出现抑郁倾向,却仍不敢按下辞职键。

当"牛马"从自嘲变成群体性身份认同,这背后是整个职场生态的系统性失衡。从取消大小周到反对无效加班,年轻打工人们正在用各种方式挣脱这辆失控的内卷列车。但值得思考的是,当个体反抗遭遇结构性压迫时,我们是否更需要重建公平的职场规则?毕竟,人不应该成为运转机器上的一个可替换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