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升VS胖东来商标战打响 工作人员回应争议始末

2752png

近年来,随着零售行业的快速发展,品牌商标纠纷案件频发,成为企业竞争的新战场。从"茶颜悦色"到"鲍师傅",再到如今的"胖东升"与"胖东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商标之争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对品牌价值的重视与保护意识的觉醒。消费者在享受便利购物体验的同时,也常常被这些"孪生"品牌搞得晕头转向。近日,河南本土零售巨头胖东来与胖东升的商标争议再次将这一话题推上热搜,引发广泛讨论。

商标相似度高达90%引争议

胖东来作为河南本土知名零售品牌,经过多年经营已在当地消费者心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而近期出现的"胖东升"品牌,不仅名称仅一字之差,连LOGO设计、店铺装修风格都高度相似。有消费者反映,两家店铺的红色主色调、卡通形象设计等视觉元素几乎如出一辙,不仔细辨别很难区分。这种"搭便车"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成为本次争议的核心焦点。

胖东来方称已启动法律程序

胖东来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早在2015年就已注册"胖东来"商标,并获得了完整的商标专用权。针对近期出现的"胖东升"品牌,公司已经收集了大量证据,证明其存在明显的商标侵权嫌疑。目前,胖东来已委托专业律师团队,正式向有关部门提起商标侵权诉讼,要求对方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相应损失。该负责人强调,保护品牌权益不仅关乎企业利益,更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胖东升回应称不存在侵权

面对侵权指控,胖东升方面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其市场部负责人表示,"胖东升"品牌是独立注册的合法商标,与"胖东来"在多个维度存在明显区别。首先,品牌名称中的"升"与"来"字义不同;其次,企业定位和经营理念也有差异。该负责人还出示了商标注册证书,强调公司所有经营活动都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不存在所谓的"搭便车"行为。双方各执一词,让这场商标纠纷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专家解析商标侵权认定标准

知识产权领域专家指出,判断商标侵权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商标的近似程度,包括文字、图形、读音等方面的相似性;其次是商品或服务的关联性;最后还要考虑是否会造成消费者混淆。在本案中,虽然两个品牌名称仅一字之差,但最终是否构成侵权,还需要法院根据具体证据进行专业判断。专家建议企业在品牌建设初期就要做好商标布局,避免陷入类似的纠纷。

消费者权益保护亟待加强

这场商标纠纷背后,最受影响的当属普通消费者。多位受访顾客表示,面对如此相似的品牌,确实容易产生混淆。有消费者误将"胖东升"当作"胖东来"的新店而前往消费,事后才发现并非同一品牌。法律界人士呼吁,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傍名牌"现象的监管力度,同时消费者也要提高辨别能力,在遇到疑似侵权情况时及时举报,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